Now
虚,实非实
00 min
Jul 2, 2021
Oct 28, 2023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实非实

什么是实什么是虚

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实与虚?什么是实什么是虚,他们的界定是清晰的吗?一直以来似乎我总是倾向将时间与价值花费在实在之物上,这里的实在之物就是看得见摸得到的物体,它具有形状,在空间中处在一个位置,在时间上归属于一个期限。什么是虚拟?作出与实在相反的定义,回到虚拟上来,如回忆,它不具有形状不存在于物质空间之中,那么它是有价值的吗,他和实体哪个更值得我们去花费时间与精力呢?

不应归因于价值的判断的条件

在相同约束条件下,一段旅程和为自己更换一部手机哪个更对你有期待的?在判断的过程中会不会有关于手机是实实在在之物,而旅程是最多能带来的也只不过是一段经历而已的想法?其实,我们随时都在经历着什么。假设我们放弃旅行选择手机,是选择了一件在具体期限内陪伴我们的物件,它通过我们的感官与我们交流,我们的眼睛捕捉到手机屏幕的内容,我们的耳朵收听的手机发出的声音,我们的大脑处理手机的一切信息,手机并不能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最终会离我们而去。一段旅程也是同样,欣赏到美丽的景色,见识到不同的人文,它通过刺激我们的感官与我们交流,最后留下的也是回忆。既然都是同样的那么评价的维度是什么呢?一部手机或许相比一段短期旅程可以陪伴我们更长的时间,作出很多有意义的工作,或许制作旅行计划也是需要手机来完成。它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所有的一起选择都是可选择的评价维度,以上都可成为作出选择的评价维度,唯独不是实实在在便是好的有价值的,实与虚的分界线并不泾渭分明,不应该以来固有的观点来处理现实选择。

虚的价值

我们大多数时间沉浸在网络上,我们所用的word是一款办公软件,我们的创作是一些文字的排列组合,我们的代码是根据特定规则编写的计算机可读语言,他们是实在的还是虚拟的?分层次而言他们是不同于占有时间和空间实在的虚拟,那如果谈论价值,看一下现在的上市企业市值就能够作出判断,科技企业的估值与传统行业的估值哪一个更高。实实在在是好的这一观念不适合当今的时代,虚拟与实在放在一起具有天然的弱势地位,这需要思考。每个人的观念改变都需要自我革新适应变化。

趁“需”而入的观点

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别人的观点,只能从自己的视角作出简单的判断。我们连自己的想法都无法足够了解,似乎是陷入了不可知论,在某种程度上是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这断然不会。我们脑海中的某一种观念的形成或许连我们都不知道它来自哪里,但是在我们需要作出判断时它没来由地出现在脑袋里成为了判断的依据,就好像我们在引用某条法律的时候,不去探究它背后的立法依据一样,或许立法人当时的想法已经不可以考究。
虚拟并非虚拟,实在并非实在。观点值得怀疑,想法需要溯源。
上一篇
浅谈不良资产处置
下一篇
环境法律关系的构建